唐朝诗人刘希夷名气很小,而且长时间被冷落,后面才引起注意,其诗作才得以被推崇。他去世的时候不到三十岁,而他的死也成为历史一大谜团,而且极为蹊跷。他生活在唐初经济发达时期,那时候思想开放,其诗作自然流畅,文字运用无雕琢痕迹,善用比兴手法,大部分诗歌充满悲情色彩。今天,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位唐朝诗人刘希夷的十首诗作,体会文字背后的唯美意境。
据记载,刘希夷长着一副漂亮的面孔,喜欢与人交谈,能写出好诗篇,又可以弹奏一手好的琵琶,因此遭到奸人的嫉妒,惨遭迫害。史料上没有记录刘希夷的出身背景,他的去世更是扑朔迷离,成为历史迷案,史学界也因此争论不休。有一种说法,是因为张若虚嫉妒刘希夷的才华,使用卑劣的手段将其陷害,并嫁祸他的舅舅宋之问。他留下来的诗作并不多,绝大部分已失传,但从现存的近30首诗中,不难发现其诗歌的魅力。
由于生活在蒸蒸日上的时代里,刘希夷的部分诗固然体现出求取功名、积极入世的信念,但绝大部分诗中反映的是一种难以排遣的悲慨之音,这是因为他在深刻的探究生存与生命,在人的短暂的一生中,他的内心发出急促感与危机感,对人生悲苦的感叹,充分体现着诗人多愁善感的才子心态以及一去不复返的时间观念,让其产生悲剧的意识,而这种悲慨直接反应在其诗作之中。
也许悲剧意识是刘希夷发自内心的,不论是写景、赠别、感怀还是闺情都能让读者感受到其孤独与寂寞。又或许他太过敏感,对人生特别看重,对生命产生太多的危机感,让其与生俱来的具备悲情色彩。还或许他看到万物凋零,花草衰败,此情此景可以预示着自己的归宿,让其敏锐的情感突然迸发出来,宣泄自己的悲剧人生与孤独的性格。不过,刘希夷的悲情诗写得非常唯美,并非哭天喊地,细品后能够让人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,令人感触颇深。
再有,在其诗作中也体现出生命的悲剧意识。由于他结合自身的生存情况探索个人生命价值的体现,从时间、人生等维度去思考,在近二十年的沉淀之下,让其产生生命的悲剧意识。另外,由于人的归宿是不可抗拒的,他看到花开到花落,正是寓意着人的一生经历,这是不能用外力所左右的。所以,在历史长河中,从游乐到孤苦,人的一生与花朵的含苞待放到花开再到衰败,太似曾相识。这种宇宙时空观念,让刘希夷的诗意境更加深奥,具有历史的时空与时代的忧患感。
历史记载,刘希夷的诗不受权贵以及上层社会的喜爱,但他的诗却受到大众的钟爱。其一,因为其诗歌清新自然,修辞手法运用贴切,孕育着人生哲理,形成多姿多彩的艺术效果。其二则是内容通俗易懂,不隐晦,不拗口,直抒胸臆,让读者能够直截了当的了解到他所表达的情感与内容。其三,刘希夷运用比兴手法简单,大众能够悟到所表达的内容,简单明了。其四则是大众化的艺术特色。
总之,唐朝诗人刘希夷的诗还是很有艺术特色的,尤其悲情的艺术特色是值得肯定的。虽然他的诗作有一段时间被冷落,但随着时间的流逝,他的诗作得到认可。今天,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刘希夷的十首诗作,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怀与哲理。
洛中晴月送殷四入关
[唐] 刘希夷
清洛浮桥南渡头,天晶万里散华洲。
晴看石濑光无数,晓入寒潭浸不流。
微云一点曙烟起,南陌憧憧遍行子。
欲将此意与君论,复道秦关尚千里。
归山
[唐] 刘希夷
归去嵩山道,烟花覆青草。
草绿山无尘,山青杨柳春。
日暮松声合,空歌思杀人。
览镜
[唐] 刘希夷
青楼挂明镜,临照不胜悲。
白发今如此,人生能几时。
秋风下山路,明月上春期。
叹息君恩尽,容颜不可思。
春日行歌
[唐] 刘希夷
山树落梅花,飞落野人家。
野人何所有,满瓮阳春酒。
携酒上春台,行歌伴落梅。
醉罢卧明月,乘梦游天台。
故园置酒
[唐] 刘希夷
酒熟人须饮,春还鬓已秋。
愿逢千日醉,得缓百年忧。
旧里多青草,新知尽白头。
风前灯易灭,川上月难留。
卒卒周姬旦,栖栖鲁孔丘。
平生能几日,不及且遨游。
晚春
[唐] 刘希夷
佳人眠洞房,回首见垂杨。
寒尽鸳鸯被,春生玳瑁床。
庭阴幕青霭,帘影散红芳。
寄语同心伴,迎春且薄妆。
饯李秀才赴举
[唐] 刘希夷
鸿鹄振羽翮,翻飞入帝乡。
朝鸣集银树,暝宿下金塘。
日月天门近,风烟夜路长。
自怜穷浦雁,岁岁不随阳。
送友人之新丰
[唐] 刘希夷
日暮秋风起,关山断别情。
泪随黄叶下,愁向绿樽生。
野路归骖转,河洲宿鸟惊。
宾游宽旅宴,王事促严程。
横吹曲辞·入塞
[唐] 刘希夷
将军陷虏围,边务息戎机。
霜雪交河尽,旌旗入塞飞。
晓光随马度,春色伴人归。
课绩朝明主,临轩拜武威。
代闺人春日
[唐] 刘希夷
珠帘的晓光,玉颜艳春彩。
林间鸟鸣唤,户外花相待。
花鸟惜芳菲,鸟鸣花乱飞。
人今伴花鸟,日暮不能归。
池月怜歌扇,山云爱舞衣。
佳期杨柳陌,携手莫相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