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身世飘零,佯狂玩世,嗜酒暴食”,这短短十二字评价,说的是近代作家、诗人苏曼殊。评价虽短,但世人却可以从这几个字中,对苏曼殊一生习性与特性有个大概了解。
苏曼殊,广东人,出生在1884年,父亲是茶商,母亲是日本人,中日混血的身份给他的出身镀上了一层与众不同的色彩。苏曼殊曾在日本留学,回国后,便在广东惠州削发为僧,当时年仅19岁。他还曾去往暹罗、锡兰游学,学习梵文。
苏曼殊的一生如昙花一现,十分短暂,他在35岁时便因病去世,但他留下的诗与画,他对佛教的热情,他的梵文修养,他在革命事业中的作为,都为他的人生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,甚至他作为一个僧人身份但却与众多女子的情史故事,还有他的一些古怪癖好,他在饮食方面的放纵,都被人作为“有趣谈资”,广为议论。
苏曼殊的才华有目共睹,他被视为“鸳鸯蝴蝶派”的鼻祖,他极其推崇拜伦,他说拜伦之于西方,就像李白之于中国。他一生写了几十首诗,虽然数量不算太多,但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性。他身上具有激进的爱国主义情怀,他参加过青年会、拒俄义勇队、同盟会、兴中会,他曾想用手枪刺杀康有为,他创作过文言小说,这些小说都在当时风靡一时,他身上极具浪漫因子,也有对生命的热烈追求,他有侠胆义肝的壮举,也有悲情厌世的一面。
苏曼殊嗜糖如命,甚至以糖代饭,因此经常生病,翻译《茶花女》的时候,他曾“日食摩尔登糖三袋,谓是茶花女酷嗜之物”,他没钱吃糖的时候,竟然将口中镶着的金牙敲下来卖了买糖吃,“糖僧”称号,由此得来。不仅嗜糖,他还放纵饮食,暴饮暴食,一晚上能吃20个芋头饼,一天吃冰五六斤,在养病期间,还不听医生劝告,吃了很多不好消化的年糕,病情再次发作。
苏曼殊通晓中文、日文、英文、梵文,除了作诗,他还擅长绘画,他的诗风“清艳明秀”,他既是僧,又不像僧,有人说他是民国以来僧史上的畸人,他的《本事诗》流传甚广,他的画轻灵优美,宁静安寂,充满禅意。他的诗中充满哀愁思绪,也多有泪的意象,他更像一袭袈裟之下的一个浪漫主义者,而不像一个宗教中人。
郁达夫曾评价苏曼殊,认为他的译诗比他自己作的诗好,他的诗则比他的画好,他的画比他的小说好。苏曼殊有点像拜伦,也像雪莱,爱情和自由,是他精神的内核和本质,但这些特质也注定了他人生悲剧。
今天,让我们一同欣赏苏曼殊的十首《本事诗》,在这些诗中,感受苏曼殊充满禅意,清丽浪漫的诗句。
本事诗
[近代] 苏曼殊
春雨楼头尺八箫,何时归看浙江潮?
芒鞋破钵无人识,踏过樱花第几桥。
本事诗
[近代] 苏曼殊
碧玉莫愁身世贱,同乡仙子独销魂。
袈裟点点疑樱瓣,半是脂痕半泪痕。
本事诗
[近代] 苏曼殊
淡扫蛾眉朝画师,同心华髻结青丝。
一杯颜色和双泪,写就梨花付与谁?
本事诗
[近代] 苏曼殊
乌舍凌波肌似雪,亲持红叶索题诗。
还卿一钵无情泪,恨不相逢未剃时!
本事诗
[近代] 苏曼殊
相怜病骨轻于蝶,梦入罗浮万里云。
赠尔多情诗一卷,他年重拾石榴裙。
本事诗
[近代] 苏曼殊
九年面壁成空相,持锡归来悔晤卿。
我本负人今巳矣,任他人作乐中筝。
本事诗
[近代] 苏曼殊
无量春愁无量恨,一时都向指间鸣。
我亦艰难多病日,哪堪重听八云筝。
本事诗
[近代] 苏曼殊
丈室番茶手自煎,语深香冷涕潸然。
生身阿母无情甚,为向摩耶问夙缘。
本事诗
[近代] 苏曼殊
愧向尊前说报恩,香残玦黛浅含颦。
卿自无言侬已会,湘兰天女是前身。
本事诗
[近代] 苏曼殊
春水难量旧恨盈,桃腮檀口坐吹笙。
华严瀑布高千尺,不及卿卿爱我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