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十三邀》是特别喜欢的一档访谈类节目,已经追了三年,期期不落。所以当许知远的这本《偏见》出来后,立刻买了。
其实这就是一本对标节目的文字版,但读文字与看节目的感觉,毕竟不同。想必许知远是真的喜欢在裤子后兜塞本书,行走在路上,只留给我们一个背影。
这一幕不仅出现在《十三邀》片头里,还频繁出现于节目中,也出现在了《偏见》这本书的封面。
节目中他的背影,经常是白衬衫的袖子挽的老高,露出一截还算硬朗的胳膊,散发着一丝颇好玩的男性荷尔蒙。
长发飘逸有点不听话。他喜欢抬头走路,对世界充满好奇,眼神有时坚定,偶尔也不坚定,是的,至少我是这么认为。
牛仔裤的后兜,总是塞着一本书,我经常好奇那会是一本什么书,不知道,但我敢肯定,绝对不是《那些忧伤的年轻人》,哈!生而为人且善良,长亦成芒。
这背影说,我带着偏见出发,等待这些偏见被打破,或再次印证。
这背影穿街走巷、观察世界,路过众生。路过后座载着女孩的摩托车、路过牵着手蹒跚而行的老夫妻、路过夜晚闪烁的霓虹灯、路过巨大的广告牌、路过老平房、路过工地、路过高楼大厦、路过喧闹闹市。
道长的《一千零一夜》也是这调性,节目中尽是人间烟火、寻常百姓,得以窥见普通人的一瞬,真实生动。
节目全部看过,书只是一个文字的记录,但还是怀着好奇的、一探究竟的心读完了《偏见》这本书,想在蛛丝马迹中寻找一些看节目时没发现的新东西。
耳听眼观的总是短暂,而文字留给我思考的时间会多一些,对照文字,还可以回想起之前看节目的感受。有趣的是,一些感受和当时一样,一些竟不一样了。
书《偏见》,如节目一样,很简单的形式,一问一答。对话者中有学者有商人有哲学家、有作家、有演员、有男、有女。
非常感谢许知远做了这件事,否则我永远也没有机会,从观摩这些人物的对话中了解一丝他们的人生一瞬。
比如白先勇、比如李银河、比如蔡澜。比如马东、比如李安,比如张楚。比如唐诺,比如张艺谋,比如李宇春。
从临场对话中,许知远抛出问题,不同的对象有着不同的反应、表情、动作以及回应。
许知远这样一个身份符号特殊的人,他不代表任何电视电台网络,不代表任何一方立场、观点与体制,是他自己在发问,与传统访谈节目的调性恰好相反,这就有了看头。
《偏见》中蔡澜那期,给我笑个半死,一个豁达从容、不慌不忙,相比人生感悟深奥思想,更喜欢谈美食、美酒和美女的老先生跃然于镜头之中。
汪健那期,看到一个倨傲不羁、个性十足的企业家形象,基因组、基因科学、生命起源、数据、科技... ...,他说自己要活到120岁,并已刻好了墓碑,上面写着"汪建,1954-2074",他对自己在做和要做的事自信而坚决,一张嘴就是段子和语录,这个人物挺有意思。
《偏见》中马东那期结束,很多人喷许知远,我发现舆论的声音喜欢一边倒,当有些"意见领袖"发表一个公开观点,比如他说许知远知识分子酸腐、存有偏见、精英化视觉等等,那么即便其他人没看这期节目,即便他们根本连许知远是谁都不知道,他也会跟着别人一起,对许知远评判几句,这就很可怕了。
人还是要有独立之思想,客观对待世界。唐诺那期,又很感动,见识到一个真正的人文主义思想者,纯粹的写作、思考和阅读,坚持不懈的做一件事,勇敢无畏,执着清醒,看待问题的深度,阅读量的广阔,真的钦佩。
最后那几分钟,画面丢失,只剩下音频文件,BGM响起,看着屏幕上那几行字,差点热泪盈眶。
虽然仅凭一场对话,并不可能足够了解一个人,但我觉得,与人对话,或者观摩别人对话,尤其是智者的对话,确实会增长智慧。
所以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,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智者们,才会整天都在四处找人聊天,没完没了的对话。
我在看许知远与这些人的对话时,会迸发很多念头,收获很多。这些独到的见解,真的很睿智,发人深省。
感谢许知远。感谢《十三邀》。感谢《偏见》。
我们也许有偏见,但命运并没有偏见。
【我在看书别开枪】每周一、三、五发布三篇原创读书笔记或观影笔记,喜欢读书和电影的朋友们一起探讨,希望能一起共同学习成长。如果对文章有想法的朋友,请在文章底部留言交流。喜欢此篇文章的朋友,请关注我在看书别开枪,并点赞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