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致力于分享与促进文学创作和阅读的平台,让人们更好地发现和阅读值得关注的文学作品。
—— 《 雅阁 • Yagge 》

她走访中东16个国家采访150多个人物,最终写出这本书

She Visited 16 Countries In The Middle East And Interviewed More Than 150 People, And Finally Wrote This Book

2023-04-18 19:34

昨天刷微博,看到周轶君的一条更新:"关于中东,你想从我这里了解什么?恳请帮助回答。受邀考虑做一档关于中东的音频,我有些犹豫,因为不想做得太学术太离地。所以请求大家想到什么就留言,任何问题,谢谢。"看了几条留言,原来大家对于中东问题和形式这么关注啊,无比期待小君君音频节目的同时,想起去年看的一本书《走出中东》,今天和大家聊聊这本书。

她走访中东16个国家采访150多个人物,最终写出这本书

"经济权利,几百年来集中在少数商人、银行家、大亨手中,如今却向下分配。大部分公司,乃至整个国家,却在竭力讨好中产阶层,而非金字塔顶端的少数富人。"——美国学者法里德·扎卡瑞亚。

她走访中东16个国家采访150多个人物,最终写出这本书

土耳其,这个国家的人们喜欢谈论大事,尤其是年轻人,一个家庭中,允许几种不同的派别、声音存在,土耳其对民众的思想或意愿越来越不敏感,对外公开的信息语焉不详,与民众日常生活有关的项目很少咨询民意,愤怒的中产与饥饿的大多数裹挟存在,人们积满怨气,对未来担忧,年轻人讨厌上层对他们"个人自由"的侵犯,他们很多人经常参加游行和抗议,不是想推翻什么,只为赢得尊重。

她走访中东16个国家采访150多个人物,最终写出这本书

伊朗,我很难能相信,如今,在伊朗,比警察更危险的是邻居,这不就是奥威尔在《一九八四》中描述的那一幕吗?到处都是风纪警察,官方发布标准:女性要盖住头发、脖子和胸部,巴士上分为男女区,禁止公开恋爱。人们用自己的方式,追寻属于自己的自由。女孩的头巾颜色越来越鲜艳,头巾款式越来越松,上衣越来越紧,墙上的涂鸦"伪善终将消亡","终结"但这些抗衡,却并不能真正的表达,这个国家的人,在一次战争和冲突后,元气大伤。好在,旅游业愈加兴旺。

她走访中东16个国家采访150多个人物,最终写出这本书

如果上街问伊拉克人,愿不愿意来中国生活,10个人会有10个愿意马上走。伊拉克处处都是检查站,因为这里经常发生各种形式的爆炸事件。居民区人们自发安装防爆墙,防止随时会发生的汽车炸弹冲击,有钱人都移民了,剩下的,不是高官就是平民。令我惊奇的是,这些爆炸事件的理由听上去好笑,有次爆炸,医生是主要目标,还有次爆炸,竟然是聚在一起踢足球的小孩子。伊拉克太不安全,号称追求民主,却衍生出一个个杀人犯,恐怖分子,你是不是对民主有什么误解。

她走访中东16个国家采访150多个人物,最终写出这本书
她走访中东16个国家采访150多个人物,最终写出这本书

印象里,中东地区一直不太平,宗教冲突、种族冲突、阶级冲突、利益冲突… … ,二战以后,全世界都还算和平,至少没有大的战争爆发,只有中东地区一直战火不断、冲突不断,很多人会把这一切归咎于外部干预。诚然,外因的作用固然不小,但读完这本书,我了解到,这个包含20多个国家,3亿多人口的古代文明发源地,由于文化、信仰、民族、历史、地理等内部基因的矛盾,民众对上层积怨,上层对民众施压,数量逐渐增多的中产阶级渐渐取代低产阶级成为主体,信息时代和新技术加速新一轮变革的产生,一场又一场的内部动荡接连发生,社会在突变,年轻力量试图改变世界,宏观来看是领土、政权、资源的争夺,微观上来看却是群体、个人的推动。

她走访中东16个国家采访150多个人物,最终写出这本书
她走访中东16个国家采访150多个人物,最终写出这本书

本书中,周轶君走访16个国家,对150多个人物进行深度采访,其中有政界人士、商界人士,有大人物、小市民,这些人物所经历的一切,我们很难想象,我们大多关上电视,看完微博骂仗后洗洗睡去,却少心平气和的探寻得失原委。愿世界和平。

她走访中东16个国家采访150多个人物,最终写出这本书
她走访中东16个国家采访150多个人物,最终写出这本书

【我在看书别开枪】每周一、三、五发布三篇原创读书笔记或观影笔记,喜欢读书和电影的朋友们一起探讨,希望能一起共同学习成长。如果对文章有想法的朋友,请在文章底部留言交流。喜欢此篇文章的朋友,请关注【我在看书别开枪】,并点赞,多谢。